博彩网站推荐

登 录

浙江理工大学 2022 级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10-21 | 点击数:

一、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专业代码:080703

二、培养目标

为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满足国家、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对通信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服务于国家和浙江省电子通信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具备无线通信与物联网等方面的研发技能,能够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运营维护、销售或管理工作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或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专业学生预计毕业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 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学科知识、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研究和解决通信或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从法律、伦理、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视角评价工程项目,担负管理和决策责任;

3、 能够与同事或面向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适应多元的公司文化,在团队中胜任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4、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安全和环保意识,能够积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5、 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途径更新知识、提升能力,跟踪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本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建模、并通过文献研究对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架构、单元模块、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基于科学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信息通信领域内复杂通信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平台、开发工具、资源以及各种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仿真、预测、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信息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必须达标,了解和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针对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国际化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管理信息通信领域工程项目的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C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A。

六、学习年限:3-6年 最低毕业学分:168+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类别

必修

实践必修

选修

实践选修

合计

第二课堂教育

通识教育

58

5

14①

0

77

5

专业基础教育

29

12

11


52

专业教育

13

15

8

3

39

合计

100

32

33

3

168

最低毕业学分

168+5= 173学分

备注:

①通识选修课要求最低修读14 学分, 其中文史哲法类至少 2 学分、艺术类课程至少

2学分,经管类课程至少2 学分,工程伦理与项目管理 2 学分, 科技英语与科技写作 2 学分,其它4 学分学生可选择任意类通识选修课修读。

② 学生可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

或文学作品、设计作品,获得发明专利,参加课外自主实验、社会调查、社团活动,获得国家颁布的各类资格证书等多种途径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八、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教学和科研结合,注意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形成“通识”“专业”兼顾的办学特色,立足通信与信息技术,构建了通信软件设计与仿真,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通信系统与网络三大模块,并划分了无线通信与物联网两个专业方向;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浙江省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通信工程人才。

九、说明

1、劳动教育:

(1)劳动教育依托课程为: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

(2) 第二课堂5学分中,其中2学分必须为劳动实践相关活动项目。根据《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浙理工教〔2019〕55号)的认定项目分类,劳动实践相关活动包括科研活动、学科竞赛、课外实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生活动、“三创”实践专项。鼓励学生在获取第二课堂学分时,积极参加各类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各项志愿者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在劳动中感悟、锤炼、体验。

2、创新创业教育:

(1)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依托课程为:创业基础

(2) 设置创新创业模块选修课程,共6个学分。该模块课程的学分经认定后可替代相应类别的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创业模块选修课程学分由启新学院、创业学院认定。

3、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每学年测试一次(五年制学生只参加前四年测试) ,具体测试时间、内容、测试方式,成绩评定等可参见《学生手册》中《浙江理工大学关于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文件。

4、本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起,统一按电子信息类招生。在第一学年采用平台教育,课程安排一致,从大二开始进行分专业教育。